守右外野的位置,要忍得住寂寞。

 

   國小畢業離開球隊後,國中沒繼續打棒球,迷上羽球。國三晚自習短短的休息時間抓著球拍往育樂堂跑,還不太會殺球,只是網前小球,長球,平球,你來我往,或雙打,穿著制服十分鐘就滿身大汗,然後回到教室也沒擦汗就繼續讀書,直到考完基測.

   高二,同學裡一堆棒球迷,每天早上來就討論昨天晚上的賽事,台南人大部分是支持獅隊的,象隊台北人的球隊卻也有人是死忠,不過只有一個。有時候爭論得激烈,也沒有火氣,只是熱鬧,苦了一早到教室就開始念書的同學,通常,那個人是我。後來,班上的同學乾脆自己組了一支球隊,隊名用了老師的英文名字,週末沒事就約出來練球,目標是暑假要和校隊打比賽。

   那時我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社團上,一個搖搖欲墜的組織我一個人苦苦支撐,連功課都荒廢掉了,也沒時間和同學去打球,直到高三。雖然大考將近但準備功課的壓力完全無法和繁重的社務相比──扛過泰山,眼前的土丘就不算什麼了,有了一點閒心,跟同學也熟了,有時體育課也會上場打球,和小學時的防守位置一樣,我守右外野。

   小學的時候不知道教練是怎麼安排守備位置的,我就這樣站上了右外野,和中間手、左外野手守著邊疆,不是抵禦敵人入侵,是不讓球滾出去。外野一失誤,打者往往都能上壘。因為右打者通常會把球往左外野打,除非打擊的是左打者或內野失誤,右外野很少需要勞動,這是一個閒位置。因為別人打球多不干自己的事,有時候就會開始發呆,等球真的飛往這裡來了也不會注意到,打縣賽時因為這樣輸過。

   體育課打球沒像小學時比賽那樣激烈,同學都只是打好玩的而已,就算認真打起來也是馬馬虎虎,投手老投壞球打者也沒費力揮棒,每次打擊用掉那麼多球數,每個守備位置都像和平時期建造的碉堡,在蒼茫暮色中疲憊而無用。

   我的右外野,越來越寂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可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